国家通过税种的设置以及在税目、税率、加成征收或减免税等方面的规定,可以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下关于差额纳税和全额纳税的区别是什么问题的解答。

差额纳税的含义
差额纳税是指一般纳税人采用购买扣除法计算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的差额,即为当期应纳税额。根据财政部、代理公司关于如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登记营改增试点政策的规定,如果部分业务(金融商品转让、经纪代理服务、融资租赁和融资售后回租服务、一般纳税人提供客运码头服务、试点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选择简易计税方法提供建筑服务等。)的企业不能通过抵扣机制避免重复征税,应采用差额计税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全额纳税的含义
全额纳税是以其销售(营业)收入的全额,以及流转税(营业税、增值税等)为基础的一种税收计算方法。)可以按照总价和价外费用计算支付,乘以相应的税率,相关的成本和费用不能扣除。
全额纳税和差额纳税之间的差异
1.计税依据
全额纳税——以企业销售(经营)收入全额为计税依据,按照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金额乘上相应税率计税缴纳流转税,不能扣减相关成本费用的一种计税的方法。
差额纳税——指纳税人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其他纳税人的规定项目价款后的销售额来计算税款的计税方法。
2.开票规定:
适用差额征税办法缴纳增值税,通过新系统中差额征税开票功能,录入含税销售额(或含税评估额)和扣除额,系统自动计算税额和不含税金额,备注栏自动打印“差额征税”字样,发票开具不应与其他应税行为混开。
差额部分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开具普通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