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税是价内税还是价外税,我国的税率不仅仅是国家在关注,很多人都在注意,因为我国是一个税收大国,任何一点改动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消费税属于价内税,应如何理解
消费税是价内税,我国从1984年10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实行的产品税以及1994年税制改革实施的消费税,均属于价内税。消费税是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的一个税种,主要是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价内税是由销售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就是其销售款,而税款由销售款来承担并从中扣除。因此,税款等于销售款乘以税率。价外税是由购买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包括销售款和税款两部分。
由于税款等于销售款乘以税率,而这里的销售款等于货款(即含税价格)减去税款,即不含税价格,因此,税款计算公式演变为:税款=(货款/(1+税率))*税率。
所以,价内税与价外税的最直接的区别在于计算税款的应用公式的区别:
价外税:税款=(含税价格/(1+税率))*税率=不含税价格*税率
价内税:税款=含税价格*税率
凡是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税属于价外税。一般认为价外税比价内税容易转嫁。价内税课征的重点是生产者,价外税课征的重点是消费者。

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包括了五种类型的产品:
第一类:一些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如烟、酒、鞭炮、焰火等;
第二类:奢侈品、非生活必需品,如贵重首饰、化妆品等;
第三类: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如小轿车、摩托车等;
第四类: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石油类消费品,如汽油、柴油等;
第五类:具有一定财政意义的产品,如护肤护发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