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试培训
首页 首页 > 资讯中心 > 纳税信用三大误区是什么
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微信

纳税信用三大误区是什么

为了更好地建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具体内容,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速度,国家发布了规划纳税信用的相关政策。纳税信用政策的实施,让越来越多的纳税人开始关注自身的纳税信用,随着纳税人对纳税信用关注度增高,也出现了一些误区。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纳税信用政策,小编今天就为大家破解纳税信用三大误区。

误区一:缴纳税款的多少决定纳税信用等级的高低

很多纳税人认为,缴纳税款的多少决定着自身纳税信用的等级,如果缴纳税款少的话,将无法获得较高纳税信用等级。但其实这是纳税人最大的误区之一!

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纳税人的纳税信用信息是按月采集、记录和收集,并作为纳税信用评价等级评分依据的。其中评分采纳的纳税信息包括:

经常性指标信息——涉税申报信息、税(费)款缴纳信息、发票与税控器具信息、登记与账簿信息等纳税人在评价年度内经常产生的指标信息;

非经常性指标信息——税务检查信息等纳税人在评价年度内不经常产生的指标信息。

因此,缴纳税款的多少并不影响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的高低,是否按时申报、缴纳税款才是影响纳税人等级的关键因素。

误区二:接受过税务检查,纳税信用等级会下降

有些纳税人认为,一旦接受了税务稽查、纳税评估,纳税信用评价必定会被扣分,从而影响到自身的纳税信息等级。但这个想法也是错误的。

根据国家政策的规定,纳税人有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税务检查,并主动提供相关真实信息的义务。虽然,纳税人需要配合税务机关检查并主动提供相关信息,但并不代表纳税信息评价会受到影响。除非在检查过程中检查出纳税人存在涉税违法行为或税务机关做出税务处理决定时,才会依法对纳税人的纳税信用评价扣除相应分数,影响到纳税人的纳税信息等级。

误区三:纳税信用过低只要换个新户头就可蒙混过关

也有很多企业觉得纳税信用无关紧要,如果纳税信用过低换个新户头就可以了,但这个方案是完全不可行的。

根据国家政策的规定,D级企业直接负责人在企业被评价为D级之后注册登记以及负责经营的企业评价都将为D。换户头、开新户这种方法是无法改变纳税信用低的现状的。评定登记为D的纳税人只有加深对纳税信用的学习,努力恢复纳税信息等级才是最好的办法。

近期直播

主讲:

2025年经济法基础考前冲刺第1…

2025年经济法基础考前冲刺第1讲  04-30  19:00-21:00

27人已预约

查看回放

主讲:

2025年初级实务考前冲刺第2讲

2025年初级实务考前冲刺第2讲  05-06  19:00-21:00

10人已预约

立即预约

主讲:

2025年经济法基础考前冲刺第2…

2025年经济法基础考前冲刺第2讲  05-07  19:00-21:00

8人已预约

立即预约
  • 联系客服

    客服热线  客服热线

    15712892648

    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

  •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该章节不能体验试听

赶紧报名加入,一起学习吧!

请联系老师
请联系老师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会计考试培训

15712892648

电话客服

电话客服

会计考试培训

15712892648

二维码